首页 > 游戏 > 杏坛一笑 > 第36章 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第36章 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1/2)

目录
好书推荐: 震惊!全网都在和裴影帝抢媳妇 武少主,穿越现代拐走豪门霸总! 寒门宰相 【快穿】正在攻略中 商战之幕后商业帝国 高董七分爱如火 系统:我的美女攻略 炮灰公主被读心,成了反派掌心娇 陆总追着我非要以身相许, 魔门败类

杏坛一笑第36章 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西游》一书,乃是邱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着,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着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禅宗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禅宗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家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学者需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着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盲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西游》一书,乃是邱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着,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着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禅宗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禅宗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家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学者需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着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约战:光是纽带 安陵容重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森林星球 鬼吹灯之升棺发财 一睁眼,甄嬛跪在我面前小产了 无敌机甲 魔王的无限动漫战记 鬼门医尊 网游之全服公敌 全球神只:泰坦远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