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 第165章 郦云红(中)

第165章 郦云红(中)(1/1)

目录
好书推荐: 母亲短暂的一生 招摇山 神豪:任务超简单,奖励都是神级 白莲养女抢我家人夫君?让给她! 春野小神医 剑修家族,我却生有极品火灵根 鬼帝狂妃倾天下 让吸血鬼修仙是否搞错了什么 你惹他干嘛,他一场直播十亿人看 刘宋风云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第165章 郦云红(中):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郦云红,万花院中的头牌台柱子,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艳压群芳,引得各地的文人才子纷纷驻足。那日在微风的吹拂下,她如往常一样外出置办些日用品,打算给家中卧病的母亲带去一丝温暖。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她提着篮子,脸上洋溢着浅浅的微笑,心中却时刻惦记着家中那个等她的身影。

正当她走到一处拐角,一辆马车突然从远处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而刺耳,仿佛要吞噬这宁静的街巷。郦云红稍一愣神,瞬间心跳加速,只觉一股冷风吹过,马车已近在咫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粗壮的手臂猛地拉住了她,将她整个人扯到了一边。

“小心!”一声低沉的男声在耳边响起,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

郦云红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飞了起来,又重重地落在了地上,心跳如擂鼓般狂跳不止。她抬起头,眼前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身着青色的长袍,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多谢恩公相救!”郦云红回过神来,忙向中年男子作揖感谢。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摆手道:“姑娘不必多礼,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

“敢问恩公尊姓大名?”郦云红再次施礼,心中满是感激。

“在下赵孟,路过此地,恰逢此事,也算是缘分吧。”赵孟说着,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郦云红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郦云红见赵孟眼神,心中虽有些不自在,但想到他方才救了自己一命,便也释怀了。她轻轻咬了咬嘴唇,说道:“恩公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若恩公不嫌弃,可否到家中一叙,让小女子略备薄酒,以表谢意。”

赵孟闻言,心中一动。他见郦云红长相漂亮,气质不凡,说话间又透露出一定的文采,知道她并非寻常女子。于是,他便点了点头,跟着郦云红往家中走去。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赵孟得知郦云红是万花院的头牌,不仅才艺出众,还十分孝顺。他心中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她的好感也越发强烈。

到了家中,郦云红将赵孟介绍给了卧病的母亲。母亲虽然身体虚弱,但看到女儿带回了一个英俊潇洒的中年男子,心中也十分高兴。她挣扎着坐起身来,向赵孟道谢。

赵孟见状,忙上前扶住她,温言安慰道:“夫人不必多礼,在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看到姑娘如此孝顺,在下也十分感动。”

郦云红见母亲和赵孟相处融洽,心中也十分欣慰。她忙去厨房准备饭菜,想要好好款待这位救命恩人。赵孟见状,也主动帮忙打下手,两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

饭菜上桌后,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郦云红不时给赵孟夹菜,赵孟也礼貌地回敬。席间,郦云红还弹奏了一曲古筝,琴声悠扬动听,让赵孟陶醉其中。

饭后,赵孟起身告辞。郦云红送他到门口,依依不舍地说道:“恩公,今日之恩,小女子铭记在心。日后若有缘再见,定当重谢。”

赵孟转过身来,看着郦云红那娇俏的脸庞和明亮的眼睛,心中一动。他微微一笑,说道:“姑娘言重了。在下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不足挂齿。若姑娘不介意,日后可否常来常往?”

郦云红闻言,心中一阵欢喜。她点了点头,说道:“恩公若不嫌弃,小女子自然愿意与恩公相交。”

从此以后,赵孟便成了郦云红的红颜知己。两人时常相约出游,赏花赏月,品茶论诗。郦云红也时常邀请赵孟到家中做客,母亲见女儿有了这样一位知己好友,心中也十分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孟与郦云红之间的感情越发深厚,像那经年累月陈酿的美酒,越品越觉其甘醇。赵孟不仅被郦云红的才情横溢与天生丽质所吸引,更对她的孝顺与善良品质敬佩不已。而郦云红也对赵孟那成熟稳重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风采深感着迷。他们两人如同树与藤,互相扶持,共同经历着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也一同分享着无数的欢乐时光。

初夏的一个清晨,阳光洒落在赵孟的书房上,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棂,斑驳地映在桌上那封已经打开的公文上。赵孟坐在那里,脸色凝重,眉宇间透露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

“孟郎,你面色如此凝重,可是有什么心事?”郦云红轻轻地走进书房,手中端着一盏新沏的热茶,温柔地问道。

赵孟抬头望向她,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他放下手中的公文,缓缓站起身,走到郦云红身旁,接过她手中的茶盏,却没有喝,只是轻轻地摩挲着。

“云红,我有件事要告诉你。”赵孟的声音低沉而沉重。

郦云红见他如此,心中不由得一紧,她感觉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她轻轻握住赵孟的手,柔声道:“孟郎,无论何事,我们一同面对。”

赵孟深吸了一口气,将公文递到郦云红的手中。郦云红接过公文,逐字逐句地读起来。随着阅读,她的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手中的茶盏微微颤抖。

“去泰州赴任……”郦云红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这……这是何时的事?”

“去年七月份便已接到调令,只是我一直没有告诉你。”赵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愧疚,“我不想让你为我担心,更不想影响你的心情。”

郦云红放下公文,眼中闪过一抹泪光。她抬头望向赵孟,声音哽咽道:“孟郎,我们相识相守多年,早已不分彼此。你为何要独自承受这样的重担?”

赵孟轻轻将郦云红拥入怀中,柔声道:“云红,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接受。但这是我作为官员的职责所在,我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置百姓的福祉于不顾。”

郦云红紧紧地抱住赵孟,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她心中的不舍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她知道,赵孟的决定是正确的。她只能默默地支持他,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大展宏图。

“孟郎,我会等你回来的。”郦云红在赵孟的耳边轻声说道,“无论多久,我都会在这里等你。”

赵孟抚摸着她的秀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云红,你放心。我会尽快处理完那边的事务,早日回来与你团聚。”

两人相拥着,仿佛要将彼此融入自己的身体中。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但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只要他们彼此扶持,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就这样,赵孟与郦云红在书房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清晨。他们的感情因为这次分别而变得更加深厚,他们也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光。而这段经历也成为了他们日后回忆中最为珍贵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如今他已在泰州为官数月有余。翌日,清晨,阳光明媚,赵孟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文庙的尊经阁楼。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但见东方水天相接处一片苍茫浩瀚,那便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视线转向北方,繁华热闹的大都遥遥在望;再看向西边,那里有他心心念念的红颜知己郦云红所在之处。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按照泰州城的风俗习惯,女子们都会早早起身,成群结队地前往郊外挖掘新鲜的野菜。赵孟今日同样起了个大早,追随着这群温柔娴淑的女子们一同出门,想要好好欣赏一番这春日里的美好风景。

晨曦微露,柔和的光芒如同薄纱般轻轻洒落下来,仿佛给那些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女子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更衬得她们身姿婀娜、温婉动人。这如诗如画的一幕,使得原本就美丽多彩的春天又多添了几分柔美和华贵气息。

走在泰州的街头巷尾,赵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安逸与和谐。“日出群动作、鸡犬亦复喧”,百姓们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一片祥和的景象。而“渺渺孤舟发、翩翩栖鸟迁”则描绘出了水乡特有的美丽风景。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正是游赏的好时节。赵孟走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心中却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那金黄的菜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虽然没有玫瑰的热烈,但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扬州,这座自古便以美人着称的城市,此刻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柔。郦云红,便是这座城市中最为动人的一抹色彩。她正值桃李年华,面若桃花,眸似秋水,一举一动都透着江南女子的婉约与妩媚。

郦云红和赵孟相处的那些时光里,她深深感受到赵孟的博学多才、和蔼可亲以及卓越非凡的书法绘画技艺。更为难得的是,尽管赵孟身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继承了尊贵的皇室血统,但他丝毫没有骄横傲慢之态。

自赵孟调任泰州后,郦云红对他的思念愈发强烈。这天,郦云红的闺蜜小翠忧心忡忡地问:“云红,你真打算前往泰州去找赵孟公子吗?听说虽然赵孟公子确实优秀,但他已经成家立业了啊!你这次前去......”

郦云红微微一笑,眼神中流露出些许坚定:“我当然清楚他有家室,但我不过就是想亲眼见见他而已,并无其他非分之想。”话毕,她拿起笔来,精心书写下一封简短而饱含深情的信件,然后拜托他人将这封信送至泰州的赵府。信封中的文字虽然简洁明了,但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股温柔婉约和殷切期盼:“赵公子离开已数日有余,妾身心中甚是想念,渴望再度目睹公子的翩翩风度。”

几日之后,回信如期而至。赵孟的字迹潇洒而不失稳重,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文雅之气。他约郦云红在泰州城外的桃花林相见。

郦云红欣然前往。那日,桃花盛开,如梦如幻。她身着粉色长裙,发髻轻挽,宛如仙子下凡。赵孟一见之下,亦是惊为天人。

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赵孟的博学多才与温文尔雅让郦云红心生倾慕,而郦云红的聪慧与美丽也让赵孟为之倾倒。

“云红小姐,你如此才貌双全,不知可有婚配?”赵孟试探性地问道。

郦云红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低声道:“妾身尚未许配人家。”

赵孟心中一动,但想到自己已有妻室,不由得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赵某已有家室,只怕辜负了小姐的一番心意。”

郦云红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妾身不在乎名分,只愿能与公子相伴左右,共赏这人间美景。”

赵孟被她的话打动,两人相视而笑,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人。

然而,时光荏苒,赵孟与郦云红之间的感情却愈发深厚,仿佛那初春的嫩苗,在绵绵细雨的滋润下,日益茁壮,生机盎然。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赵孟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份难以言说的迟疑,它如同被压抑的洪水,随时可能冲破堤坝,汹涌而出。

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那个遥远的湖州老家,以及那位名叫管道升的女子。管道升,一个比他年长八岁有余的女子,才情出众,容貌姣好,她的芳名在当地早已传为佳话。虽然他们并非天造地设的一对,但多年的共同生活,历经风雨的洗礼,早已让二人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如同唇齿相依,难以割舍。

此刻,面对郦云红那如火般炽热的情感,赵孟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挣扎。他知道,自己心中已经有了郦云红的位置,但那份对管道升的愧疚和牵挂,却始终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月色如水,静静洒在赵孟的书房上,透过半敞的窗扉,轻柔地抚摸着他那略显沧桑的脸庞。他独自端坐于书桌前,手中握着一只精致的毛笔,却久久未能落下。他的目光迷离而深邃,仿佛在寻找着内心深处的答案。

“孟郎,夜深了,你怎么还不休息?”郦云红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寂静,她轻轻推开门,走了进来。她的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显然已经察觉到了赵孟的异常。

赵孟抬起头,望向郦云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想说些什么,但喉咙里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郦云红走到赵孟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孟郎,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不妨说给我听听,或许我能为你分担一些。”

赵孟叹了口气,缓缓开口:“云红,我……我确实有心事。”他顿了一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是关于……关于管道升的。”

郦云红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她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知道,赵孟与管道升之间的关系,是他们之间无法回避的话题。她轻轻握住赵孟的手,道:“孟郎,你与管道升姐姐的事,我早已有所耳闻。我知道你们之间的感情深厚,但……但我也希望你能明白,我对你的心意,并不比她少。”

赵孟听着郦云红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郦云红是真心实意地爱着他,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但他也清楚,自己不能辜负了管道升多年的守候和付出。

“云红,我明白你的心意。”赵孟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管道升她……她为我付出了太多,我不能就这样抛下她不管。”

郦云红闻言,沉默了片刻。她知道,这是赵孟心中的结,也是他们之间的难题。她深吸一口气,道:“孟郎,或许我们可以找个机会,与管道升姐姐好好谈一谈。或许,她能够理解我们的处境。”

赵孟点了点头,但眉宇间依旧满是忧虑:“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但我担心,我们的谈话会伤害到她。”

郦云红轻轻握住赵孟的手,柔声道:“孟郎,我们只要真心诚意地去与她沟通,我相信她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而且,我们也不是要拆散你们,只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

赵孟听着郦云红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逃避下去,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他站起身,望向窗外的明月,深吸了一口气,道:“云红,你说得对。我会写一封信,把我们的事找管道升好好谈一谈。”

赵孟缓缓展开一张洁白如雪的宣纸,手持毛笔,意欲落笔成书,然终究还是踌躇不前。他深知此信对妻子而言至关重要,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皆饱含着他对她深深的歉意与感恩之情。

“夫人,近日我心绪不宁,似有万般情愫难以言表。”赵孟写下第一句话,他顿了顿,继续写道,“我为学士,你为夫人,我们本应相守一生,共度风雨。然而,命运弄人,让我在此时遇到了郦云红。”

赵孟停下笔,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回想起与郦云红相识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但是,他又怎能忘记与妻子共度的岁月呢?那些相濡以沫的日子,早已刻入他的骨髓。

他继续写道:“我知你聪慧过人,定能理解我的心情。我并非贪图新鲜,只是心中有情,难以自禁。我听说过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但在我心中,你始终是最特别的存在。”

写到这里,赵孟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想起妻子为他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些无私的爱和关怀,让他感到无比愧疚。他知道,这封信可能会给妻子带来伤害,但他更希望妻子能够理解他的内心。

他深吸了口气,继续写道:“你年纪已四旬,却依旧风姿绰约。然而,我却不忍再让你独自承受这世间的风雨。我想与你分享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也希望你能够理解我的决定。”

终于,赵孟将信写完。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每一个字都表达出了他的心声。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信折叠好,放入信封中。

第二天清晨,赵孟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信使,将信交给了他。他目送着信使远去的背影,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他知道,这封信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也将影响他与妻子、郦云红之间的关系。

而在湖州的家中,赵孟的妻子正在忙碌地操持着家务。她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对于丈夫的事业和感情一直默默支持。当她收到赵孟的信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她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读着赵孟的字句。当她读到赵孟提到郦云红时,心中不禁一紧。她深知丈夫的才华和魅力,也明白感情这种事情无法勉强。但是,她又怎能轻易放下多年的感情呢?

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她回想起与赵孟相识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她知道,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她需要冷静地思考,理性地面对这一切。

数日之后,赵孟终于盼来了妻子寄来的书信。他心急如焚地拆开信封,目光急切地扫过纸上那熟悉的笔迹。信中的字里行间,并没有太多的嗔怪与埋怨。

妻子在信中这样写道:“夫君远在泰州,人生地不熟,恰逢新春佳节,难免会感到孤寂难耐。在工作之余,你不妨静下心来,挥笔写下那些坚定信念的诗词,或者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你我情深意浓,恩爱有加。情意正浓时,犹如熊熊烈火般炽热。就如同将一块泥巴,捏成一个你,再塑造出一个我。然后把咱俩一同打碎,用水搅拌调匀。接着再捏一个全新的你,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我。如此一来,我中有你,你中也有我。无论生死,我都愿与你同榻而眠,共赴黄泉路。”

赵孟读完信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不久之后,他便收到了回信。信中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触动着他的内心,让他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的妻子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坚强和勇敢,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负。原本应该由两人共同肩负的责任,如今却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想到这里,赵孟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愧疚和心疼。

然而,他也明白自己不能被儿女私情所困扰。他有着众多的子女需要照顾,而自己对于情感的需求早已变得淡漠。又怎么能做出那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呢?

就在这时,赵孟突然想起了泰州话中的“五二六三”,这句俗语意味着一个人行为不检点、不老成稳重。他暗自庆幸自己及时醒悟,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此刻,赵孟深知解决百姓们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正如先师所言:“政在善利间”。只有切实践行这一理念,真正为民众谋福祉,才能算是尽到了为官者的本分。

于是,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决定全身心投入到为民办事的准备工作当中。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如同朝霞一般绚烂多彩。即使岁月已经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他依然坚信只要心怀信念与使命感,就一定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回湖州的路上,赵孟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他知道,这次回家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希望能够与妻子坦诚相对,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当赵孟踏入家门的那一刻,他看到妻子正忙碌地操持着家务。他走上前去,紧紧地抱住妻子,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他低声说道:“夫人,我回来了。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妻子转过身来,看着赵孟那熟悉而深情的脸庞,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她轻轻地握住赵孟的手,说道:“你回来了就好。我知道你有你的苦衷和选择。我只希望你能够幸福。”

赵孟紧紧握住妻子的手,说道:“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我知道我欠你很多,但我会尽力弥补的。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也会尊重你的决定。”

两人相拥而泣,心中的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和升华。他们知道,无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们都将携手共进,共同面对。

喜欢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请大家收藏:()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地球君回忆录 亦是如歌 大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最终纪元 几年前 我乃无敌大反派 绝世灵皇 搞化学的去修仙 恭送道友飞升 青藤凡修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