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阿成和三舅 > 第6章 欢闹一家

第6章 欢闹一家(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线等,小性儿的王爷相公怎么哄 剑破虚空 佛系小丫的不定时餐厅 美食,修仙,上仙大能皆吃货 我是傻子,她们非要叫我神医 折镜花 无上丹尊 渣男也有春天:我竟成了万人迷 不在流泪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阿成和三舅第6章 欢闹一家: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阿成的三舅和三妗子这一对小夫妻,俩人结婚后的日子像是平常人家一样,阿成的三舅依旧照常去菜园子里打理他的蔬菜,侍弄他菜园子里面的瓜果,阿成的三妗子在家帮忙收拾家务,因为阿成的三妗子俩小孩也一同来到了这个家里缘故,阿成的姥姥和姥爷事先就在家里开了家庭会议,给全家人声明说:“谁都不能对俩小孩子不好,人家带俩小孩子嫁过来,就是咱们这个大家族里面的一份子,不但在家里不能亏待这俩小孩子,还要在外面听到谁说这俩小孩子不是的时候要坚决回击回去。”

阿成的其他几个舅舅里面,包括其他那几个已经嫁过来的妗子都点头表态说了好,胳膊肘不能往外拐,这是传统的家族社会固有的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里面,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俩小孩子的到来,也顿时让阿成的姥姥和姥爷家里欢闹了许多。

阿成的三舅是有自己的宅基地的,但那时候他的三舅因为是弟兄六个的缘故,他大舅和二舅当时也才结婚没几年。阿成的四舅倒是挺有本事的,他自己谈了个对象,双方父母也都挺满意,于是就给他四舅办了婚礼,婚后他的四舅也就搬去到自己宅基地上住去了,这倒不是说露天居住,而是他四舅宅子面已经盖好了房子。

当时阿成的三舅心胸开阔,谁先结婚他都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姥姥姥爷就先给阿成的大舅、二舅和四舅盖了瓦房,等到他们各自搬出去住的时候,阿成的三舅、五舅和六舅都还在和他姥姥跟姥爷一起住着,阿成的姥爷的房子也是瓦房,四间的宽度,地基夯的很结实,墙体是砖泥混合的结构,从地基往上两米都是青砖的墙体,两米之上的是土坯墙体,土坯是用麦秸杆混合着石灰做的。阿成小时候去他姥姥家,那土坯依然完好无缺,可见当年土坯墙体做的质量是真的很好的。

阿成的三舅和三舅妈一家住在西屋,他姥姥和姥爷俩住在东屋,中间是客厅,阿成那里称呼客厅为堂屋。厨房和门楼有一间偏房,当时阿成的五舅和六舅住在那里,还有一间在东屋东边的房间,主体结构跟东屋是一体的房间,当时阿成的母亲就住在了那一间。

按照传统的农家习惯,一般都是妇人在家里劳作的,洗衣做饭之类的活都归于妇人来干,当时每年农妇也还会有一些集体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每个人都要参与的,比如修沟挖河,那时候村里面会先用大喇叭吆喝通知,之后就是各个小队里面再挨家挨户通知到位,家家到时候带上自己的铁锨锄头去指定的地方集合,那地方会有人安排下来任务,说怎么修沟怎么挖河,农妇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就行,每年二三月份刚开春时候,沿路两边都会有很多去年长的杂草根茬在那里,还有些枯枝败叶之类的,河沟里面也会因为去年的风吹日晒而堆积起来很多很厚的杂草枯枝之类的,这些都是需要清理的,农妇大多需要自己带着干粮,自己带着农具,那时候流行着你去隔壁村里地头清理,隔壁村里人来你们村里清理,这样就能够避免很多偷偷溜走或者是因为是自己家地头而干的勤快,别人家地头不去干的行为。田间低头的杂草给铲铲,不平的路给修修垫垫土,河沟里面给挖挖,再给岸边培培土,路面修过以后,等到这年秋天还会需要修一次,不过到那时候就已经可能是别人来修这个地方了。这时节往往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干着活,说着话,村妇都有一把力气的,刚开始还需要搓搓手,慢慢的干着干着就浑身出汗了,不过那时候人都还保守着,那时候也都是穿的自家做的棉袄之类的衣服,往往外面还套个外套保护着这件里面的里子,都是为了防止弄脏里子的缘故。一般上午能干完活就回家吃饭,上午干不完的活,不会让你走,这些都会有预估,一般都会带上些衣服,毕竟前一天通知的去哪里哪里干活这事儿时候,农妇都有预估的,毕竟这十里八乡的地界上,各个地方的路咋样,各个地方的水咋样,家里长辈都会知道的,年轻的少妇不知道这些东西,但长辈都会嘱咐一番的,有时候邻居跟你分到了一个地方,也会给你贴心的说些需要的东西,到时候都会帮一把的,毕竟干活的时候会有个什么状况之类的,都是邻里邻居的,帮个忙之类的也就更信得过了。

那时候除了需要修沟挖河之外,还需要搞些打靶训练的工作,作为民兵的一部分,家家都得有人会端枪瞄准这些基本要领方面的动作,三妗子有时候也需要参加训练,毕竟那时候阶级斗争的思想还在的,在指定的场地拿个木棍做的模型枪对着稻草人做持枪的瞄准训练,这些科目需要有人指导和监督的,参加训练的人没有谁敢懈怠,这些东西有可能有一天就会用上了,那是一个还在冷战背景下的世界格局,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爆发战争,而平头老百姓能做的就是练好技能,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成分,毕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局部热战还在持续着,没有人知道来之不易新中国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没有知道未来是否比今天更好,也没有人知道那些口号里面宣传的东西能不能照进现实,作为一个务实的民族,老百姓能做的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扒扒挠挠获得一口饭吃的同时祈求能够过上安生的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阿成的三舅和三妗子这一对小夫妻,俩人结婚后的日子像是平常人家一样,阿成的三舅依旧照常去菜园子里打理他的蔬菜,侍弄他菜园子里面的瓜果,阿成的三妗子在家帮忙收拾家务,因为阿成的三妗子俩小孩也一同来到了这个家里缘故,阿成的姥姥和姥爷事先就在家里开了家庭会议,给全家人声明说:“谁都不能对俩小孩子不好,人家带俩小孩子嫁过来,就是咱们这个大家族里面的一份子,不但在家里不能亏待这俩小孩子,还要在外面听到谁说这俩小孩子不是的时候要坚决回击回去。”

阿成的其他几个舅舅里面,包括其他那几个已经嫁过来的妗子都点头表态说了好,胳膊肘不能往外拐,这是传统的家族社会固有的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里面,这个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俩小孩子的到来,也顿时让阿成的姥姥和姥爷家里欢闹了许多。

阿成的三舅是有自己的宅基地的,但那时候他的三舅因为是弟兄六个的缘故,他大舅和二舅当时也才结婚没几年。阿成的四舅倒是挺有本事的,他自己谈了个对象,双方父母也都挺满意,于是就给他四舅办了婚礼,婚后他的四舅也就搬去到自己宅基地上住去了,这倒不是说露天居住,而是他四舅宅子面已经盖好了房子。

当时阿成的三舅心胸开阔,谁先结婚他都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姥姥姥爷就先给阿成的大舅、二舅和四舅盖了瓦房,等到他们各自搬出去住的时候,阿成的三舅、五舅和六舅都还在和他姥姥跟姥爷一起住着,阿成的姥爷的房子也是瓦房,四间的宽度,地基夯的很结实,墙体是砖泥混合的结构,从地基往上两米都是青砖的墙体,两米之上的是土坯墙体,土坯是用麦秸杆混合着石灰做的。阿成小时候去他姥姥家,那土坯依然完好无缺,可见当年土坯墙体做的质量是真的很好的。

阿成的三舅和三舅妈一家住在西屋,他姥姥和姥爷俩住在东屋,中间是客厅,阿成那里称呼客厅为堂屋。厨房和门楼有一间偏房,当时阿成的五舅和六舅住在那里,还有一间在东屋东边的房间,主体结构跟东屋是一体的房间,当时阿成的母亲就住在了那一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回到初唐当神仙 毒剑仙帝 路过的奥特曼也许是勇者 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 伴生面具 迷魂记 宠妾灭妻?美艳王妃逆袭啦! 送婆婆进去后八零小媳妇一心搞钱 我有九千万亿兄弟金 想要过得好,发疯少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