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33章 私盐贩子的怒吼

第33章 私盐贩子的怒吼(1/2)

目录
好书推荐: 稳健修仙:我的增益效果随机翻倍 重生七零,被糙汉宠上天 穿越末世:契约者们跪求温暖的家 我的狩魔女孩邻居 穿成反派小师妹,被读心后成团宠 豢养反派后,我傻眼了 滚滚红颜 人在乱世,开局召唤虎豹骑陷阵营 我能看透你的未来,不过分吧! 被拐后,她女扮男装震惊全世界

五代十国往事第33章 私盐贩子的怒吼:准备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乾符元年(874),唐僖宗新登大宝。年底,长垣(今河南高官垣县)民变,变民首领叫王仙芝。这场民变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与汉末的“黄巾起义”一样,它将唐王朝带进了坟墓。

这次民变持续十年之久,波及帝国半壁江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农民起义之一。

而纵观起义终始,其领导人的智慧也未见得多么高深,他们的“成功”更多是来自敌人的衬托。他们被时代选中,被时势造就。

与其他民变、起义的群众基础相类似,山东、河南、安徽一带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水灾、旱灾、蝗灾此起彼伏,这是客观原因,不得不承认;

地方官员为了粉饰政绩,瞒报灾情,还增加税收,编造盛世繁荣景象,作为自己升官的政绩,而把农民逼上绝路;

从“银刀卒”到“庞勋之乱”,其残余势力始终没有被彻底清剿,他们一直扮演着群盗流寇的角色,在这一带活动;

在王仙芝起事之前,徐州一带就已经有成群结队的盗匪掠夺民间财产,而州县无力制服;

以上是民变能够快速壮大的主要社会因素。占了“人和”。

本次民变爆发地点和早期的活动范围,是长垣、濮州、曹州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省交界的地区,在当时也是天平军、感化军(原武宁军)、宣武军、义成军、魏博军等辖区边境交界处,“三不管”地带,这是起义军迅速壮大的地理因素。占了“地利”。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天时”:南诏二次入侵西川。

这一个原因乍一看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一个在今天的四川,一个在今天的山东,跨着大半个中国。

这就对了,恰恰是因为距离远。

南诏二次入侵西川,逼近成都,朝廷把“南诏克星”高骈紧急调往西川。高骈,时任天平军节度使,天平军总部在郓州,今天的山东省东平县。

天平军的精兵勇将奉诏随高骈入川。天平军辖境出现了武装力量的真空,成为民变在初期能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历史总是那么诙谐顽皮,这次民变爆发的直接导火索,还真不是什么“官逼民反”,相反,是一次合法的、正义的执法行动——缉私。

自春秋时齐国的管仲进行改革,推行“官山海”以来,历代王朝都对盐铁等重要战略物资进行国家垄断经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均有类似“盐铁专营”的机构和官员,来保证官府对盐铁贸易的绝对垄断。

唐朝也不例外,特别是晚唐时期,盐铁专卖的利润几乎支撑起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成为大唐帝国的命根子。

铁矿的开采、冶炼和锻造,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玩儿得转的。而盐就不同了,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和设备上的门槛,甚至没有资金的要求,舀一瓢海水,晒干了,就能卖钱。

门槛低、操作简单,而其中的暴利,又实在令人眼馋。当时朝廷的盐利在900%左右,一块钱成本,卖十块钱,还不存在竞争对手。

“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资本论》第一卷

三倍的利润就可以无视死罪了,何况是九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地球君回忆录 亦是如歌 大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最终纪元 几年前 我乃无敌大反派 绝世灵皇 搞化学的去修仙 恭送道友飞升 青藤凡修记
返回顶部